close
在高屏線還沒鐵路電氣化時,
小時候從高雄坐火車去屏東,走的就是這座舊鐵橋,
記憶中的舊鐵橋,
是我去潮洲奶奶家的必經之路,
火車走的雖慢,
從窗外望出去的鐵橋卻不停呼嘯而過,
過了鐵橋,我知道屏東到了,
過了鐵橋,我也知道快回到高雄了。
舊鐵橋,串起早年高雄屏東的鐵路交通,也串起我現在與兒時的過往記憶。
↓ 高屏舊鐵橋(1)

↓ 高屏舊鐵橋(2)

完工啟用於西元1914年的高屏鐵橋,
舊稱為下淡水溪鐵橋,
是由日籍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
日據時期高屏溪就叫做下淡水溪,所以稱做下淡水溪鐵橋也就不足為奇了。
↓ 高屏舊鐵橋(3)

↓ 高屏舊鐵橋(4)

這座橋的建橋鋼樑構材當時都是由日本製造,
再由高雄港、基隆港藉鐵路運來組裝,
工事則多靠人力完成,
時稱「東洋第一大鐵橋」,可曾是亞洲第一長橋呢!
↓ 高屏舊鐵橋(5)

鐵橋全長1526公尺,屬於單線鐵道,橋樑上部結構以圓弧鋼桁架為主體,
桁架(Truss)高度15.1公尺,採簡支對稱式山型鋼構桁架形式;
橋樑下部結構之兩側橋台寬7.55公尺,高約4.5公尺,
橋台由混擬土澆置,外皮再圍護清水磚,轉角處以花崗石收邊;
橋墩則為沉箱基礎,上部以紅磚砌造,
墩體兩側圓弧面處則包裹花崗石,高9.5公尺,呈橢圓形以破水路。
全橋共有二十四孔,每個橋孔長度為63.5公尺。(註1)
↓ 高屏舊鐵橋(6)--照片右側為新橋

↓ 高屏舊鐵橋(7)

西元1983年,臺鐵為了安全性考量,
新建鐵路電氣化新高屏溪橋(鋼筋混凝土預力樑橋)於鐵橋北側,
新橋於1987年完工啟用,鐵橋則在1992年正式除役。
原本舊橋將要被拆除,因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在高屏兩縣地方人士及文史工作者爭取下,
於1997年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也是台灣目前唯一被列為二級古蹟的火車鐵橋。(註2)
可惜的是,這幾年來歷經多次颱風,
橫跨於高屏溪上的部分舊鐵橋早已被無情大水所吞噬!
↓ 高屏舊鐵橋(8)

↓ 高屏舊鐵橋(9)

奶奶已經過世多年,而來往高屏之間也早以汽車取代火車,
交通路線更是從熟悉的高屏大橋換成了萬大橋,
對於這座生命中的舊鐵橋,
唯一不變的,還是那份拉近親情間的感覺!
↓ 高屏舊鐵橋(10)--新舊之間

↓ 高屏舊鐵橋(11)--新橋

↓ 高屏舊鐵橋(12)--路狗甲、路狗乙

倘若時光可以倒流,我可以再找回什麼?
我可以用什麼來填滿缺憾?
我想回到以前屬於我的那個舞台,但那個舞台已經不再屬於我。
我總以為我已經走出迷宮,卻始終還是在裡面打轉。
↓ 高屏舊鐵橋(13)--黑白照

↓ 高屏舊鐵橋(14)--黑白照

↓ 高屏舊鐵橋(15)

不管外頭天氣烏雲密佈,我記得,傘下將會永遠是個晴天,
當沒人替你撐傘時,
還是自己乖乖撐起這一片天吧!
↓ 高屏舊鐵橋(16)

2010年11月17日
天氣 陰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