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今年選在駁二藝術特區展出,
以「邁向理想城市的N種想法」為創作主題,
期望讓觀眾透過貨櫃節既「神秘」又「開放」的特質,
分享到藝術家精妙、幽默或別具深意的巧思,
超越貨櫃冷硬、巨大的量體威脅,帶給大家對生活更多的想像空間。
↓貨櫃藝術節(1)--從2001年開始,已經是第5屆了!

貨櫃節主意象是將貨櫃設計當作積木創作,
以6個貨櫃體堆疊方式在高雄港觀光碼頭停車場現地創作。
↓貨櫃藝術節(2)--貨櫃節主意象 By 吳寬瀛

↓貨櫃藝術節(3)--城市上升力 By 李儒杰

↓貨櫃藝術節(4)--治癒世界 By 初一創作團隊(高昌湧、焦聖偉、陳金福)

↓貨櫃藝術節(5)--戰鬥花園 By 基礎創意 (張嘉倫、黃棨楠、朱開宇)

戰鬥花園 創作理念:
將爆炸的影像比喻成花朵,將武裝直升機比喻為蜜蜂,彈殼做為土壤。
世界因為不同的觀點而變得不一樣,人從未停止爭端,
然而如何重組這些紛亂歷史的影像痕跡,賦予他們新的表徵,進而取代掉他們醜惡的本質,
讓我們的美感來重新定位戰爭與生命的關係。
↓貨櫃藝術節(6)--戰鬥花園

↓貨櫃藝術節(7)--內省的往來 By 瑞卡多‧穆瑞里、法藍西絲卡‧貝魯吉雅(義大利)

內省的往來 創作理念(摘錄):一種隱喻的表現,
表達兩個大陸如何透過傳遞習慣、樣貌及表情的旅行者而互相感染及探索:
每件東西行經某個空間(將貨物從世界此端運到彼端的貨櫃),
若此空間被一分為二,
則置身於此的參觀者將體驗一個重新建構的空間並觀照自身。
這個重建的空間即是一個反映空間本身和旅行者的理想城市。
↓貨櫃藝術節(8)--內省的往來

↓貨櫃藝術節(9)--終於不用跟影子合影了


↓貨櫃藝術節(10)--主動與被動的空間 By 陳穎憲(台灣)、戴非(法國)

主動與被動的空間 創作理念(摘錄):
以水平的視點從自我的角度審視「觀者」與「被觀者」的相互關係,
藉由創作造型來表現時間與空間的思維方式。
用暗示了另一個視覺空間,來暗示事務無常的隱喻,
透過隱喻手法重新思考生存的意義。
從虛幻到真實,從意識到無意識....
↓貨櫃藝術節(11)--主動與被動的空間

↓貨櫃藝術節(12)--主動與被動的空間

↓貨櫃藝術節(13)

逐水草而居 創作理念(摘錄):
藍湛湛的天空下,潮間帶的水草們在陽光下靜靜地流淌。
沙灘或礫石灘上多的是探頭的微小生物,佈滿珊瑚藻的岩岸上,藤壺正悠悠地吐納著。
沿著海岸線行走,海洋這個天然敦厚的調節池,讓久居城市的我們感覺自己離大地的恩賜漸行漸遠。
....
....
能在現實生活中停止生態破壞並重建與海洋生態的合諧對話,
那時,人類才能真正〝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上〞。
在海洋城市中〝逐水草而居〞,一種對過度工業文明城市的理想想像。
↓貨櫃藝術節(14)--逐水草而居 By 藝術田藝術創作工作室(黃韋維、劉育良)

↓貨櫃藝術節(15)--還原‧城市呼吸 By 陳卉穎、吳典耕

↓貨櫃藝術節(16)--還原‧城市呼吸

櫃內呈現一個由近看遠的空間,整個空間用草皮鋪滿,
固定時間噴霧器裝置會漸漸噴出的霧氣,
觀者往櫃內看去的時候,
能夠感受到霧氣經過草皮所產生出來的青草味的霧氣,感受大自然的味道。
↓貨櫃藝術節(17)--還原‧城市呼吸

駁二藝術特區這邊,因為另外還有個需付費的高雄世運成果展,
所以展出室的外牆塗鴉多了4個顏色不同的電音三太子!
↓貨櫃藝術節(18)--牆壁彩繪

光光光 創作理念(摘錄):
以貨櫃作為的微型建築空間內,藉由燈光光束來組織架構起三維「類科幻」空間,
透過觀賞者的及時介入觸發互動感應機制,
將程式訊號轉換為不斷改變的「光」加以進行重組。
視覺強力衝擊持續延伸至觀賞者感官,同時光影也延伸出了視覺所相信的「新空間」。
↓貨櫃藝術節(19)--光光光 By 宋恆

↓貨櫃藝術節(20)--NO.4488---愛與光明的旅程 By 林子邦(香港 )
團隊成員:林子邦、黃郁升、徐培閔、沃怡伶、廖力緯、蔡禾莉、林德宇、許柏軒

NO.4488---愛與光明的旅程 創作理念(摘錄):
本作品主要創作者為香港藝術家林子邦,
以一個香港人的角度來反思這一次的莫那克風災,透過貨櫃場域安撫災民的心靈。
除了針對這一次的風災之外,創作者從香港紅磡來到台灣走過台灣各個大都市,
發現台灣居住在城市的人們與世界各地的城市居民一樣,常常是面對許多壓力與煩惱的,
於是盼望透過本次貨櫃藝術的創作來營造一個心靈轉換的場域,
透過散發潔白光芒的內部空間與美妙的療癒音樂,
能夠濾滌身處在災區,城市居民的壓力與煩悶,
透過藝術治療的模式來修復心靈的創傷。
↓貨櫃藝術節(21)--NO.4488---愛與光明的旅程

↓貨櫃藝術節(22)--NO.4488---愛與光明的旅程

↓貨櫃藝術節(23)--高雄蘋果 By 陳妍伊

高雄蘋果 創作理念:
人是非常脆弱的,就如同一顆蘋果般,
須靠柔軟的保護套,加上紙箱的層層保護,以維持其完整美好的軀體。
人若像蘋果般生活在周全的安全保護下,
即可避免天災、人禍的襲擊,得以生存。
整個鋪滿保麗龍網的立體紙箱,欲以表現一個柔軟溫暖的閒逸空間。
↓貨櫃藝術節(24)--高雄蘋果

↓貨櫃藝術節(25)--光之聖境Levistopia By 維克股份有限公司
團隊成員:李怡賡、葉俊慶、柯智豪、張啟明、許唐瑋、陳怡潔、葉家銘

光之聖境Levistopia 創作理念:
Levis在拉丁文中有「光明」之意涵,topia則為一種「空間」概念,
展望後現代思維瀰漫,訊息紛雜的未來城市中,
人們仍然需要醫方能夠滋養心靈平靜的淨土,
我們透過創造一個可移動式的神聖性空間,並蘊含「節能減碳」的概念,
運用太陽能光電板等一連串「能量互換」的方式,營造出一種未來光明的祥和世界觀。
↓貨櫃藝術節(26)--光之聖境

↓貨櫃藝術節(27)--光之聖境

將櫃體表面漆上象徵和平的純淨白,並引用詩文:
「生命中的那束光,如同暗夜裡的渠道,引領我遠離深谷,並且照亮了我,
與以堅持下去的希望與力量現在我終於明白愛的真諦。~Light Me Up」
作為本件作品之主要引言,塗裝於櫃體外部。
↓貨櫃藝術節(28)--光之聖境

好久 創作理念:
貨櫃內部設置一條特殊道路這是通往未來理想城市的道路,
與櫃外一樣有著藍天白雲,
他不止適合在這裡運動也可以休息靜坐;
一個孤單的人站來到這裡好像好久沒看的景象藍天綠地一片光亮,
在裡面好像深置一處未來桃花源有幾十個複製的你,並不孤寂。
一首老歌---
好久沒到野外走走好久沒有聽聽風聲好久沒有曬太陽曬到臉紅好久沒有捧腹大笑……。
↓貨櫃藝術節(29)--好久 By 張淵程

↓貨櫃藝術節(30)--人類地圖 By 克林‧歐佛(澳洲)

人類地圖 創作理念(摘錄):
文明世界不斷在規劃城市,讓城市的運作更為順暢,以加惠城市中的所有居民。
依我看,還應該包括鳥獸、植物、水、太陽和風,因為我們互相需要。
我們的城市必須被視為具能源效率的生物體,
在設計上儘量利用當地環境,並應和氣候和自然力。
我們設計城市的方式,應該回應並仿傚自然法則。
我們在建造城市時,不應只是取得,還必須給予一些回饋。
在城市生活的疾速步伐中,我們需要可供我們放慢腳步或靜下來的地方或空間。
這些地方或空間呼應自然的永恆性,並代表著對「機械時間」支配地位的蓄意抗拒。
城市的步調、焦慮和緊繃,以及緊湊的城市生活造成許多後果,
這些後果與健全的環境實踐和平靜和諧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貨櫃藝術節(31)--人類地圖

↓貨櫃藝術節(32)--人類地圖

↓貨櫃藝術節(33)--人類地圖

看完了那麼多件作品後,
接著呢?
↓貨櫃藝術節(34)--臨港線自行車道

先來看看現在位置?
其實也不用看啦!往回走就是了!
↓貨櫃藝術節(35)

↓貨櫃藝術節(36)

↓貨櫃藝術節(37)

↓貨櫃藝術節(38)--有人正在拍學生片...

原本擺放在自行車道兩旁的「高雄人來了--城市角色創作特展」,
因為第二屆優勝作品已經選出並更新完畢,
所以呢...
咱們就繼續來看看新版的高雄人來了城市角色創作特展。
至於各自的創作理念,
就請大家自己到現場看每個作品腳下的告示牌囉!我累了...
↓貨櫃藝術節(39)

↓貨櫃藝術節(40)

↓貨櫃藝術節(41)

↓貨櫃藝術節(42)

↓貨櫃藝術節(43)

↓貨櫃藝術節(44)

↓貨櫃藝術節(45)

↓貨櫃藝術節(46)--上面2尊沒更新到

↓貨櫃藝術節(47)

哇...天空中怎麼會有氣球呢?
來找找看有沒有歡迎我的布條掛在上面?
↓貨櫃藝術節(48)

呵呵...
原來也是貨櫃藝術節裡一個作品!
↓貨櫃藝術節(49)--還要再多少顆氣球,貨櫃才能飛起來? By 林建佑、黃敬永、蘇家賢

還要再多少顆氣球,貨櫃才能飛起來? 創作理念:
不同於詳盡規劃設計的永久性居住空間,
貨櫃屋常以簡便的、臨時的姿態被置放於大規模建案之工地或者工業區內以做為工作人員的臨時住所。
鑒於貨櫃成為住屋,其背後有著人們對自然環境之改造與破壞,
我們以此作為此次貨櫃藝術做探討的基點,
不再思考如何將貨櫃改造成符合某種型態的生活的加法性思考,
而是藉由造型裝置,以幽默、輕鬆的方式向人提問:「還要再多少顆氣球,貨櫃才能飛起來?」
↓貨櫃藝術節(50)--還要再多少顆氣球,貨櫃才能飛起來?

稍微看了一下,
好多牆面的塗鴉也都已經更新了喔!
↓貨櫃藝術節(51)--圖案剛換過

看到這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得眼花撩亂了!
好啦,不多囉唆了~~
看不過癮的鄉親們,請把握最後展出時間,親自去看吧!
↓貨櫃藝術節(52)

攝於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2009年12月20日
全站熱搜